很少跟著別人談論當紅電影,因為總覺得這行為很商業化,或者是千篇一律。但"全面啟動"有很多值得去追尋和探討的,很有討論空間,尤其是夢境。佛洛伊德首先完整的架構出了關於夢的整體研究,包括潛意識、精神分析等,並在此之上有更多關於夢境的解釋。佛洛伊德將夢中的潛意識都解釋為性的衝動,當然這種研究已經被推翻了,但我認為不是完全沒關係,只是佛洛伊德有點偏激而已。
關於電影中所談的夢。電影中認為夢是潛意識的完全展現(但夢並不完全都是潛意識,有些甚至是身體疾病的預知。),這是電影中要給人們的新概念。電影把大家對夢的概念,重新做一種詮釋。你曾經有過夢和現實連接的經驗,抓住這似曾相似的過去、未來,給予一個外人介入的可能並且偷竊。其實故事蠻簡單的,把男主角想像成亞森羅蘋或007,而任務的場景就在夢中。
其實我對電影中的場景並沒有很印象深刻的,因為就只是一個"ideal"。故事的發展跟一般的碟戰片並沒有兩樣。即使主人翁的亡妻出現,就好像007電影中的標準戲碼,"一切都在我的計畫當中,除了愛上你之外"。只是夢是一種想像,並影響到了現實;而夢中夢又讓事情更多了。
能夠建構出這劇碼的是克里斯多福·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。電影"蝙蝠俠:開戰時刻、黑暗騎士"、"頂尖對決"的導演。從這些電影當中,不難發現導演是個喜歡製造懸疑劇情的高手,想像力豐富並且總是出人意外。難以捉模的劇情發展,從"頂尖對決"到"黑暗騎士",沒有讓我不耐的。他開創了新的好萊塢電影路線,在曲折的劇情中又給了觀眾新的啟發,不是為了懸疑而懸疑。從"頂尖對決"到"全面啟動"皆是如此。另外從他的電影中也不難察覺,他很喜歡用一樣的演員。
男主角李奧納多(Leonardo DiCaprio)。應該是第一次和克里斯多福第一次合作,他將李奧納多塑造成一個很神秘跟糾結的人。這和近年來李奧納多的戲路相近,或許又是克里斯多福特地為李奧納多打造了一個此類的角色。在電影中他是個決策者,是個為了目標而不斷壓迫著自己的人。電影裡李奧納多將緊張和聰明的張力表現無遺,這是他這幾年在電影中獨具一格的絕招。鎖著眉頭的李奧納多,像有千絲萬縷,但又沒有那麼複雜。他扮演的聰明人都只是為了一個單純的目標,演活了主人翁中的簡單。從電影"神鬼交鋒(Catch Me If You Can )"、"神鬼無間(The Departed )"、"神鬼玩家(The Aviator )"等都給了我這種感覺。或許他可以嘗試喜劇一下,不然我很擔心他會有老人般的眉頭。
至於女演員方面,雖然以艾倫·佩姬(Ellen Page)為主。但其實給我感覺最深的是瑪麗亞柯蒂詠 (Marion Cotillard)。這位以"終極殺陣"走紅於台灣的法國女演員,在"全面啟動"中飾演男主角的前妻。其實她戲路寬廣,曾經拿過喜劇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。在"全面啟動"中,他抓住了對夢和真實間的恐懼,尤其是他對愛情的堅持真讓人動容。他並不是真美若天仙,但就是用眼神訴說了他的愛恨情仇,真的是充滿了魅力。
其他配角方面。其實很多都是克里斯多福·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蝙蝠俠電影中的老班底,像是飾演富家子弟的席利安墨菲 Cillian Murphy、渡邊謙 Ken Watanabe、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等。這些人跟導演的默契,雖然只是配角但卻都有提點電影的效果。導演適當的安排演員的神韻,演員也能充分的發揮自己。我想這都是電影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來說一下我對電影中幾個概念和場景的解讀。
電影將夢和潛意識化為等號,並且認為那是人類機密的所在,而機密可以帶來商業,並有一批人專門竊取這機密來販賣。盜夢者在對象做夢時接續夢中的場景,或者是創立出一個新世界使夢中人進入。電影充分利用夢的機密和脆弱,來製造人最內心的層面顯現,延伸出了一段搶奪和愛情的故事。電影裡潛意識只有三層。第三層是最深的潛意識(像佛教中所謂的八識心田吧),一旦落入了種子就不能根除。而這也是電影中大家所爭奪的重頭戲。
我認為電影中男主角依然是殺害其妻子的兇手,他對妻子植入了萬物為夢的潛意識,使妻子分不出真假而自殺。因罪惡感憑記憶創造了屬於兩人的世界。當他想要重新生活的最大障礙,就是放下自己的罪惡感,並從潛意識當中原諒自己。而他所剩下的真實是寄託在家庭之中,所以又必須要植入想法在他人夢中,使自己可以回家看小孩。我認為男主角依然是個犯人,是個非常想回家的犯人,我並不認為他有脫離了法律和道德上的罪,頂多使自己的心情平復而已。(老實說最後一幕的重逢真讓我差點哭出來)。
電影中用撞擊和死亡的方法才能從夢中清醒。這是將每個人的經驗發揮到極致,電影之所以真實就是因為他是個人經歷的再展現。而潛意識難以控制並不穩定,會使人陷入極大的危險當中。也就是沒有了潛意識(或潛意識混亂),個人就會失去了曾經的美好並進入混沌狀態中,因為潛意識包含了記憶、想像、未來動力等,是一個人開啟生活的契機。
另一個有趣的點是,心靈的防衛機制。這是人們為了隱藏起自己的創傷,或保護某段記憶的機制。而電影中將之轉換成潛意識的防衛,就像白血球看到病毒會攻擊一般。而這種防衛機制會投射成人並攻擊侵入者,產生了一連串的攻防戰,可以說是深層的心理戰鬥。
圖騰。說真的我想要問導演如果夢裡出現了圖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或許會像男主角的妻子一樣失去了真假的分辨。當然圖騰這想法是"全面啟動"中最大的關鍵,因為有了它事情才有真假。也或許是導演想要讓觀眾進入這個電影世界的方便門吧,不然會像"蝴蝶效應"一樣什麼都是真的了。
我喜歡電影中的剪接,又或許那不太需要剪接。因為夢境的發生就在一瞬間當中,你難以想起他的源頭。所以電影最後一群人忽然醒了,可以開玩笑的說是導演的懶惰,當然也是夢跟真之間的剎那轉換。抓不到那個發生點,人就醒來或作夢了。另外導演居然劃分了夢中的時間,這點也蠻令人佩服的。
對於電影的心得我只能就某部分的討論,畢竟看完電影之後都是片段的回想。這樣組織龐大的電影,是一種思想的架構,不同於阿凡達新世界的創造。利用人的想像力構成了一種真實,只要是人的思想所及就能達到。我一直認為只要是人想到的就能夠去做,並且有可能會發生,看完了這部電影又更能確定這想法。無論如何,今年暑假又會狂燒一陣夢境話題了。
關於電影中所談的夢。電影中認為夢是潛意識的完全展現(但夢並不完全都是潛意識,有些甚至是身體疾病的預知。),這是電影中要給人們的新概念。電影把大家對夢的概念,重新做一種詮釋。你曾經有過夢和現實連接的經驗,抓住這似曾相似的過去、未來,給予一個外人介入的可能並且偷竊。其實故事蠻簡單的,把男主角想像成亞森羅蘋或007,而任務的場景就在夢中。
其實我對電影中的場景並沒有很印象深刻的,因為就只是一個"ideal"。故事的發展跟一般的碟戰片並沒有兩樣。即使主人翁的亡妻出現,就好像007電影中的標準戲碼,"一切都在我的計畫當中,除了愛上你之外"。只是夢是一種想像,並影響到了現實;而夢中夢又讓事情更多了。
能夠建構出這劇碼的是克里斯多福·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。電影"蝙蝠俠:開戰時刻、黑暗騎士"、"頂尖對決"的導演。從這些電影當中,不難發現導演是個喜歡製造懸疑劇情的高手,想像力豐富並且總是出人意外。難以捉模的劇情發展,從"頂尖對決"到"黑暗騎士",沒有讓我不耐的。他開創了新的好萊塢電影路線,在曲折的劇情中又給了觀眾新的啟發,不是為了懸疑而懸疑。從"頂尖對決"到"全面啟動"皆是如此。另外從他的電影中也不難察覺,他很喜歡用一樣的演員。
男主角李奧納多(Leonardo DiCaprio)。應該是第一次和克里斯多福第一次合作,他將李奧納多塑造成一個很神秘跟糾結的人。這和近年來李奧納多的戲路相近,或許又是克里斯多福特地為李奧納多打造了一個此類的角色。在電影中他是個決策者,是個為了目標而不斷壓迫著自己的人。電影裡李奧納多將緊張和聰明的張力表現無遺,這是他這幾年在電影中獨具一格的絕招。鎖著眉頭的李奧納多,像有千絲萬縷,但又沒有那麼複雜。他扮演的聰明人都只是為了一個單純的目標,演活了主人翁中的簡單。從電影"神鬼交鋒(Catch Me If You Can )"、"神鬼無間(The Departed )"、"神鬼玩家(The Aviator )"等都給了我這種感覺。或許他可以嘗試喜劇一下,不然我很擔心他會有老人般的眉頭。
至於女演員方面,雖然以艾倫·佩姬(Ellen Page)為主。但其實給我感覺最深的是瑪麗亞柯蒂詠 (Marion Cotillard)。這位以"終極殺陣"走紅於台灣的法國女演員,在"全面啟動"中飾演男主角的前妻。其實她戲路寬廣,曾經拿過喜劇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。在"全面啟動"中,他抓住了對夢和真實間的恐懼,尤其是他對愛情的堅持真讓人動容。他並不是真美若天仙,但就是用眼神訴說了他的愛恨情仇,真的是充滿了魅力。
其他配角方面。其實很多都是克里斯多福·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蝙蝠俠電影中的老班底,像是飾演富家子弟的席利安墨菲 Cillian Murphy、渡邊謙 Ken Watanabe、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等。這些人跟導演的默契,雖然只是配角但卻都有提點電影的效果。導演適當的安排演員的神韻,演員也能充分的發揮自己。我想這都是電影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來說一下我對電影中幾個概念和場景的解讀。
電影將夢和潛意識化為等號,並且認為那是人類機密的所在,而機密可以帶來商業,並有一批人專門竊取這機密來販賣。盜夢者在對象做夢時接續夢中的場景,或者是創立出一個新世界使夢中人進入。電影充分利用夢的機密和脆弱,來製造人最內心的層面顯現,延伸出了一段搶奪和愛情的故事。電影裡潛意識只有三層。第三層是最深的潛意識(像佛教中所謂的八識心田吧),一旦落入了種子就不能根除。而這也是電影中大家所爭奪的重頭戲。
我認為電影中男主角依然是殺害其妻子的兇手,他對妻子植入了萬物為夢的潛意識,使妻子分不出真假而自殺。因罪惡感憑記憶創造了屬於兩人的世界。當他想要重新生活的最大障礙,就是放下自己的罪惡感,並從潛意識當中原諒自己。而他所剩下的真實是寄託在家庭之中,所以又必須要植入想法在他人夢中,使自己可以回家看小孩。我認為男主角依然是個犯人,是個非常想回家的犯人,我並不認為他有脫離了法律和道德上的罪,頂多使自己的心情平復而已。(老實說最後一幕的重逢真讓我差點哭出來)。
電影中用撞擊和死亡的方法才能從夢中清醒。這是將每個人的經驗發揮到極致,電影之所以真實就是因為他是個人經歷的再展現。而潛意識難以控制並不穩定,會使人陷入極大的危險當中。也就是沒有了潛意識(或潛意識混亂),個人就會失去了曾經的美好並進入混沌狀態中,因為潛意識包含了記憶、想像、未來動力等,是一個人開啟生活的契機。
另一個有趣的點是,心靈的防衛機制。這是人們為了隱藏起自己的創傷,或保護某段記憶的機制。而電影中將之轉換成潛意識的防衛,就像白血球看到病毒會攻擊一般。而這種防衛機制會投射成人並攻擊侵入者,產生了一連串的攻防戰,可以說是深層的心理戰鬥。
圖騰。說真的我想要問導演如果夢裡出現了圖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?或許會像男主角的妻子一樣失去了真假的分辨。當然圖騰這想法是"全面啟動"中最大的關鍵,因為有了它事情才有真假。也或許是導演想要讓觀眾進入這個電影世界的方便門吧,不然會像"蝴蝶效應"一樣什麼都是真的了。
我喜歡電影中的剪接,又或許那不太需要剪接。因為夢境的發生就在一瞬間當中,你難以想起他的源頭。所以電影最後一群人忽然醒了,可以開玩笑的說是導演的懶惰,當然也是夢跟真之間的剎那轉換。抓不到那個發生點,人就醒來或作夢了。另外導演居然劃分了夢中的時間,這點也蠻令人佩服的。
對於電影的心得我只能就某部分的討論,畢竟看完電影之後都是片段的回想。這樣組織龐大的電影,是一種思想的架構,不同於阿凡達新世界的創造。利用人的想像力構成了一種真實,只要是人的思想所及就能達到。我一直認為只要是人想到的就能夠去做,並且有可能會發生,看完了這部電影又更能確定這想法。無論如何,今年暑假又會狂燒一陣夢境話題了。
全站熱搜